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1年12月30日

一段“奇缘”

  丁尚宏
  时间:2021年11月15号。地点:在我校三楼从哈佛楼到牛津楼的连廊上。我受高密卫健局同学的委托,了解一下高一11班一位姓周同学近况。那天上午课间操时间,我便带着这个“任务”去了教室,里面空无一人。虽说人暂时未见到,但却看到墙上张贴的宿舍号及组员名单和值日生表上都有该生的名字,我便立刻用手机拍了下来。走出教室后往南走,看见一位上身穿着白羽绒服的女生站在连廊的阳台边面向西方眺望。我走上前去漫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小同学,你怎么不去跑操?”那女孩回过头来很有礼貌地回答了我,说:“老师,我的脚崴了好几天了,一直没去上操。”我接着又问了一句:“那你是几班的?”她说:“11班的。”我想找的那女生周同学也在此班,正好是真实了解学生的好机会,获取“第一手材料”。为了取得她的信任,我把她领到了办公室。走廊里,我们边走边交流,了解了一些周同学的平日同学关系、心理健康等情况。临走时,为了表示谢意,我特地把前不久在《三贤文学》第二期上发表的“阅读,我的挚爱”一文推荐给她。她高兴地回到了教室。
  又过了一周,那女生来还我刊物。此时也是一个课间操,那是2021年11月25号星期五下午的一个大课间,时间从15:40———16:05分,我正在给另一个老朋友的吴姓男生训导。该男生好玩不好学,身高一米八多,体格健壮。我针对家长反映的情况,先从名著阅读开始跟他交谈,一直谈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青年等。此时那女生也没有走,在一旁也没机会跟我说话。临走时,那女生对我说,等到第三节课后就来找我,让我给指导一下《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我爽快地答应了。第四节自习课刚上,那女生就抱着一本8k版黄色封面的《红楼梦》过来了。正好近期我也在用心重读这部经典,以前也读过,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心研读过。我针对该古典文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社会关系错综纷杂,情感互动复杂微妙,结构宏大细腻之特点,要扫除阅读前进路上的障碍,首先把宁荣两府主要人物关系梳理一遍,并且把人物谐音化的隐喻义作了解释。如工部员外郎“贾政”,隐喻为“假装正经”,“甄英莲”隐喻为“真应怜”,贾府四春: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隐喻为“原应叹息”,其身边的“首席”大丫鬟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讲解,该生听得饶有兴趣,津津有味。
  从该生面部表情和眼神上看,她对我还是很敬佩的,又增多了几分信任感。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那女生又跟我闲聊了几句,她说:“老师,上次大休我回家,我妈妈也读了你写的文章,她说她上初中时也有个叫‘丁尚宏’三个字的语文老师,那个丁老师把我们当朋友对待,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课。难道今天写这篇文章的老师跟我上初中时的老师重名?”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我接着追问:“你妈在哪里上的初中?”她说:“在呼家庄二中,我妈叫逄艳。”我接着证实了本姓名实属一人,就是原来在呼家庄教她妈妈的那个丁老师。我说,上个世纪9 0年代前前后后那段时间,我就在那里教学。我想:近30年都不见面了,今天在交流中竟又见到了学生的孩子!顿时又有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心里便反问自己,莫非这世上还真有“奇缘”?感觉就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一般,虽没有黛玉的一见便吃一大惊,也没有黛玉心里想到的“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的心理感受,可是这样的一段人生奇遇奇缘毕竟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如果说那天课间操我不及时地去找周同学,如果说我从11班教室里走出来也不去主动去问这个女生,如果不是我在教学之余写了点东西在《三贤文学》上发表,那肯定不会像今天这么令人欣喜。正好我又把我在《三贤文学》第三期上发表的另一篇“在乡村教学的那些日子”也推荐给了她,这篇正是回忆了我在呼家庄二中教学生活的艰难岁月以及老师们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崇高觉悟和奉献精神。就我自己而言,36年来,我始终把每一堂课“当成是自己天大的事”,虽然离教育目标相差得很远,但我始终坚信:善待每一个学生就是守住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以爱育人,就是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