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摄影

返回 2022年04月19日

探索新机制 实施新做法 实现全覆盖

我市密织保护网呵护未成人茁壮成长

  本报讯(记者杜文娟)对困境儿童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不漏一人;为130余所学校配备青少年心理辅导员;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近年来,我市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各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常住人口87.74万,其中未成年人18.59万,占比21.19%。为让孩子们向阳而生,茁壮成长,我市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的新机制、新做法,筑牢保护阵地,织密保护网络,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
  建强机制,构建未保工作“一盘棋”。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平安高密”考核内容,强化对各级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欺凌防控等工作督促检查。全市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民政等15个部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村(居)建立相应未保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工作合力。
  特殊关爱,织密困境儿童“安全网”。我市健全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工作队伍,对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社会组织“补给站”作用,全力保障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同时,加强与残疾和大病困难儿童家庭联系,开展政策宣讲、特殊教育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学习生活需求;加大对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儿童排查力度,制订处置预案,实行常态化核查、巡访,确保突发事件中困境儿童第一时间救助。
  优化末端,未保实现“全覆盖”。在全市广泛建立“一站式”多功能村级未成年人保护站,实施乡村“振兴学堂”“希望小屋”等未成年人关爱项目;为130余所学校配备青少年心理辅导员,完成对4.1万余名村域未成年人的信息登记造册,给予1200个家庭监护指导,开展教育帮教270人次,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无缝隙、零距离。
  打造品牌,塑成亮丽“新名片”。我市着力打造“护航少年·检察e站”未检工作品牌,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通“未检百灵”热线,成立未检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队,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民事审判与家事审判融合发展,将庭前社会调查、诉中调解、心理疏导等工作方法植入家事审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