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读书

04版:摄影

前一版 2021年11月23日

山东高密:医保惠民群众看病有“医”靠   记者毛维鹏  通讯员刘洋 于钦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今年来,高密市医保部门积极发挥医疗保险兜底线、优服务、惠民生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民生承诺。
  围绕“保障”,兜底医疗需求。实施精准扩面,高密市有84.1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保持在88%左右,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稳定在66%左右,今年对重点救助对象进行医疗救助71710人次,救助金额2005万元,有力托起了医疗保障“安全网”,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惠民”,优化医药供给。稳步推进药品耗材招采机制落地,积极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组织实行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连续两年组织16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5批次218个药品品种和3大类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平均降幅54%,节省资金5000多万元,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
  围绕“监管”,净化医保生态。建成市级智能监控中心,健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1+3+N”智能监控建设工作机制,实现实时监控、动态预警、随即核查的目标。开展“春雷”“雷霆”“秋风”三个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解除定点服务协议23家,暂停定点服务协议12家,移交相关部门1家。
  围绕“便民”,完善医保服务体系。在高康、密康、福康3个医疗集团核心医院设立派驻医保服务站,在13家卫生院分别设立医保服务站,首批在全市100个村(社区)卫生室设立医保服务点,构建起市镇村三位一体的经办服务网络,实现“不出村镇门就近办好医保事”的服务新格局。今年以来,三大派驻医保服务站受理医保业务1.7万件,切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极大方便了参保群众。
  围绕“规范”,推动经办服务标准化。对全部96项医保业务按照业务类型、服务对象等13项基本要素,逐项编制经办流程,形成《高密市医疗保障业务经办标准》,使经办有据可依,流程准确,服务规范,从而降低业务经办风险点,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围绕“高效”,打造“医保不打烊”服务品牌。推行掌上办,群众通过高密医保微信公众号可随时自助办理医保政策查询、个人缴费、就医购药、个人账户结算等近百项业务。优化窗口办,全面实施“四心”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综合柜员制”,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推行电话办,向社会公布各科联系电话及业务受理范围,实现18项医保业务一个电话就能办,构建起24小时医保服务体系。
  转自大众网·海报新闻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本报讯(记者张丽华 刘亚运)中国共产党高密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20日举行。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刘玉代表市委常委会讲话。
  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中央全会以及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高密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关于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高密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实施方案》。
  全会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召开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重要意义,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坚持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党代表推选工作始终,认真做好党代会工作报告及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选优配强新一届市委、市纪委“两委”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对党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明换届纪律、严肃换届风气,确保开成一次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昂扬奋进的大会。同时,要统筹抓好经济运行、疫情防控、“两清”、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以“勇争第一、敢作唯一”为导向,解放思想、提高标准,奋力推进各项工作走在前、干在前,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警民联手齐发力文明交通我先行   本报讯(记者谭浩 郭成燕)为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文明交通素质,摒弃交通陋习,近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携手交通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警民携手,倡导出行有序的道路礼仪风尚,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日前,记者在凤凰大街与利群路交叉路口看到,手持文明出行警示旗的交通志愿者们和交警正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工作,主要是对电动车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不二次过街、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查处。
  据了解,整治期间,实行高峰、平峰错时管控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对辖区各类重点违法行为突出的区域道路实施高频度、高密度的动态巡逻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难点交通乱像问题,着力规范停车、行车秩序,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努力为市民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出行环境。
  所有志愿者在上岗前都接受交警大队的民警的详细培训,熟练领会掌握指挥手势、各类交通指示标识的具体含义。上岗后,志愿者们在各个路口协助交警指挥疏导行人、非机动车有序出行,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员及行人自觉摒弃交通陋习,营造文明礼让、平安出行的良好交通氛围,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密四中文慧学校的中学生在“美食坊”跟专业厨师学习厨艺   11月16日,高密四中文慧学校的中学生在“美食坊”跟专业厨师学习厨艺。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学校开设系列社团活动,通过二胡、书法、生活技能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独立自主能力。李海涛摄
我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议   本报讯(记者祝有凯 王军)11月19日,我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议,深入推进研判工作法,加快实现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五个转变”,牢牢把握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的主动权,推动全市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市委书记刘玉讲话,王文琦、刘冰、万丽、刘明伦等市领导出席。
  刘玉指出,近期,各级通过深入开展研判工作,发现问题、提升工作、推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并逐渐内化为一种工作方法、自觉行动、能力本领。要坚定不移将研判进行到底,坚持“请高手、敬智者、问计于民,勤组织、善碰撞、群策群力”的总原则,把研判运用到安全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选取最突出问题、最需改进方面确定研判题目,召集各层面知情人代表特别是一线“老把式”开研判会,真正把问题收集汇总起来,把措施任务精准制定和落实下去,做到把研判挺在风险前面,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挺在事故前面。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研判工作机制,推动研判工作法走深走实,各部门单位将研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排查,把握动态情况,及时提出建议,落实化解措施,压紧各方责任,全方位、多层面治理本辖区、本单位、本领域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真正使研判成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有效工具。
  会上,应急局、住建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柏城镇等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泥疙瘩变宝贝催生文化生态村   记者杜文娟 刘亚运
  文化生态村,是崭新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今年,我市姜庄镇聂家庄村成功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村。该村泥塑文化底蕴深厚,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典型代表“泥叫虎”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已具备非遗资源主题突出、项目保护传承有效、非遗旅游有机融合、文化生态保护得力等特点。
  走进聂家庄村,青瓦白墙,小桥流水,整洁干净的道路纵横交错映入眼帘,形态各异、生灵活现的泥老虎形象随处可见。欣赏着沿途美景,记者来到聂家庄泥塑非遗传承人张清先家中,只见他和老伴正在“画老虎”,这些泥老虎是一个老顾客的第三批订单。“干了四十多年了,现在基本都是做泥叫虎。我跟老伴一年能做两万个左右,大约收入四五万块钱,挺好的。”张清先开心地说道。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聂家庄泥塑历史久远,艺人众多,这句民谣说的就是聂家庄泥塑的繁荣。如今,经过代代相传至今,像张清先一样从事泥塑事业的仍有不少。小小泥塑从散户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产业,泥塑价格也水涨船高,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走出了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路子。目前,该村拥有泥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泥塑,村里成立了泥塑合作社,带领全村1000多人从事泥塑行业。
  文化生态村还要处理好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
  聂家庄依托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100亩的高密泥塑产业园和聂家庄民俗文化村,着力对接东北乡红高粱小镇,打造了一条有特色的非遗文化旅游线路,以聂家庄村非遗文化小镇、中国泥塑之乡品牌为带动,发展民俗风情旅游、非遗研学旅游、非遗农事体验等项目,每年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村庄蜕变为美丽宜居村庄,聂家庄在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的同时,充分挖掘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宝藏”,把泥塑非遗文化推向更大舞台,铸就了属于聂家庄独一无二的文旅名片。随着村庄的改变,村民“精气神”提振了,村里“新风尚”树立了,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我市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培训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张丽华 王军)11月21日,我市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培训会议在融智商务综合体召开。会议邀请泰安市东平县有关负责人就东平县委县政府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授课。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文琦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了东平县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经验做法后,王文琦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部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把握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的重要性,集中精干力量,动员一切资源,全面摸清农村村庄区域范围内既有建筑物等情况,确保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应清尽清。要压实责任,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工作,要自觉接受监督,学会灵活应变,重视舆情处置。要明确任务,切实把握政策,做好调查研究,组好工作班子,选好工作典型,切实把握农村“一户多宅”清理处置工作的着力点。要强化推进机制,制定工作清单、责任清单,全力以赴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有序推进;要强化研判机制,工作开展前要深入调研、深入研判,确保未雨绸缪;要强化督导机制,主动深入现场,及时发现指出问题,主动为镇街出谋划策、提供支援。
我市2家企业上榜2021年山东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   本报讯(记者李晓燕)日前,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11月16日,省工信厅公示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名单,全省共143个,我市入围2个。其中,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风电齿轮箱智能工厂入选2021年全省离散型智能工厂;山东凯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商品鸡分割剔骨数字化车间入选2021年全省数字化车间。
  据了解,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评选围绕汽车、机械、家电、石化、冶金等领域,以离散型制造、流程型制造为主,培育创建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综合效益显著的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字化车间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单元,是指生产制造企业以生产对象所要求的工艺和设备为基础,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等为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的实施单元。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车间基础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集成优化和智能管理决策,具备“设备互联、数字互享、系统互通、业态互融”特征的新型工厂。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立“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做好技术创新项目提报辅导和管理工作,鼓励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所报创新项目的数量及质量,截至目前,我市有54项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山东省2021年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项目列入数量位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二。
时政速览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提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近日,我市在市融智商务综合体举行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讲座。市级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刘海州)
恒涛实验小学举行创意作业展评活动   近日,恒涛实验小学举行创意作业展评活动。学生人人动手,用废旧的纸壳、橡皮泥、塑料瓶,创新制作了天安门、坦克等作品。全校评选出300余件优秀作品进行参展。新型作业让学生们在观察感悟中丰富生活积累,在操作探究中激发创新意识,在情感体验中润泽心灵。薛芳摄
我市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工作   本报讯(记者单颖颖 于钦水)为提高居民结直肠癌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近日,我市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工作。
  11月20日上午,记者在市人民医院一楼门诊大厅看到,不少市民前来咨询预约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70岁的离退休人员邱兆松在家人的陪伴下刚刚做完风险评估,谈起这一惠民政策,他赞不绝口。
  据了解,早期筛查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唯一有效手段。我市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列入民生实事。鉴于项目实施的复杂性,我市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首先在参加我市职工医保并按规定正常享受待遇的50至74周岁人群中开展。符合条件的居民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进行筛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孙述栋说:“我们对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把他们分为低危人群和高危人群。如果属于低危人群,我们可以为其查大便潜血;如果属于高危人群,我们就免费为其做结肠镜检查。”
柏城镇积极宣传“惠民保”让惠民政策落实处   本报讯(记者刘海州 郭秋娟)“可以不用检查身体参保,还没有等待期,报销比率也很高。”近日,在柏城镇石庙子村村民乔雪莲家中,乔雪莲在认真听了村干部关于“潍坊惠民保”政策讲解后,高兴地说。自“潍坊惠民保”正式上线以来,柏城镇将推广“惠民保”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举措,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潍坊惠民保”宣传,让辖区群众全面了解相关政策,享受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切实减轻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
  在柏城镇何家村,村干部正手把手指导村民使用手机参保。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该村干部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带动周边群众参保。该村妇联主席于春霞说:“村干部经过集体研究,首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实行了全额垫付。”
  该镇通过微信公众号、走访入户、发放明白纸等,营造了人人参保的浓厚氛围。坚持精准施策,全面摸排困难群众、老年人群等参保情况,确保应入尽入,切实发挥惠民保障作用。
我市举行普通话大赛   我市举行普通话大赛
  本报讯(记者李伟 李重禹)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干部职工的普通话使用率、普及率,提高沟通效率,展示文明城市良好形象,进一步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丰富“精致高密”城市建设内涵,近日,我市普通话大赛决赛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开赛。
  在决赛中,从复赛脱颖而出的10位选手展开了激烈角逐。决赛分“快速认读”“短文朗诵”和“自备稿件播读”三个环节,现场抽题,选手现场朗读和即兴发挥。选手们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评委们根据参赛选手的字词发音、语句表达、仪态形象等方面即时打分。整个过程公平、公正、高效。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最佳人气奖、最佳音质奖和最佳台风奖各1名。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宋玉洁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说好普通话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一次锻炼,还是我将普通话如何更好融入教学的一次探索。”
  通过此次比赛,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普通话的声韵之美,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讲好普通话作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抓手,推动学用普通话形成共识、养成习惯,自觉主动讲、时时处处讲,共同营造人人学讲普通话、个个争当文明人的良好氛围。滨北学校教师孙阳春说:“做为我校的普通话推广员,我要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咸家社区全力推广“惠民保”提升群众满意度   本报讯(记者穆佳娃 孙庆涛)连日来,咸家社区唐家村大喇叭不间断地播放“潍坊惠民保”惠民政策。该村党支部书记唐中波说,该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全面入户走访,当好群众投保的宣传员、引导员,让群众充分了解“潍坊惠民保”惠民政策,积极主动投保参保。该村村民孙淑贞说:“村里宣传‘惠民保’,这是好事,俺全家都入了。”
  为将“潍坊惠民保”的惠民政策普及到千家万户,咸家社区党委成立“潍坊惠民保”工作专班,对“惠民保”操作、使用及相关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提高群众对“潍坊惠民保”的认知程度。全区各村、各企业积极动员、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潍坊惠民保”带来的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参保率。山东红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牟相德说:“我们公司职工都很支持这项政策,参保率达到80%以上。”
我市开展暖冬助学暨安全用电教育进校园活动   本报讯(记者逄佳佳)11月19日,市供电公司潍电义工到注沟社区曹疃小学开展“关爱红领巾”暖冬助学暨安全用电教育进校园活动,宣讲安全用电知识和红色故事,增强了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树立了学生节约用能观念。
  潍电义工宣讲员走上讲台,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趣味十足的视频和幻灯片,给同学们讲解了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知识,让同学们从小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同时还为学生们带来了图书、书包、手套等学习生活用品。该校校长毛金海说:“潍电义工不仅为学生们捐送了书包、图书、手套,进行了安全用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还为校园进行了安全用电检查。”
  据了解,自9月份以来,市供电公司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先后完成全市60多所城乡小学的安全用电进校园安全宣讲及电气线路检查,发放用电安全手册10000余份,惠及7000多人次,累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6处。
胶河社区全会精神激荡人心重点工作快速推进   本报讯(记者王择钧 郭振鹏)连日来,胶河社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高密样板”新高地,紧密结合当前重点工作,攻坚克难、迅速推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
  初冬时节,国能高密胶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车辆穿梭,焊光闪烁,为保证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年前如期完工,项目正全力推进。据项目负责人苑国辉介绍,该项目是由国家能源集团和国家电力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而投资兴建的,共分两期进行,整体项目规划规模100兆瓦,今年一期按照50兆瓦开发建设,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4.5万吨。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
  胶河社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群众关注关切,突出抓好国能高密胶河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瓦屋庄搬迁等重点项目提速推进,努力推动胶河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全市前列。
  在胶河社区张家庄村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新栽植的草莓生长正旺。据了解,该园由张家庄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与市搏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占地150亩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棚内滴灌、喷淋、温控等先进设施一应俱全,栽植的草莓年前即可上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村‘两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决心。”该村“两委”干部张新伦告诉记者,示范园不仅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就业,还促进了村集体增收。
  聚焦市委“两个打造、两大振兴”基本工作思路,胶河社区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厕所革命问题“回头看”、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重点工作,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岗位职责、落实到日常言行,确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胶河社区落地见效。
市审计局“+”模式助力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本报讯(通讯员栾琳芝)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审计局立足工作实际,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多点发力,筑牢党群连心桥,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增效。
  创新“党员+宣传员”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审计现场、家庭、社区等讲述党史小故事、身边典型事迹,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受到广泛欢迎,取得实效。
  用活“党建+共建”模式,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服务基层治理,大力开展爱岗敬业奉献教育,强化奉献精神,摸实情,查难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组织审计党员干部深入2个街道、13家企业开展服务。
  立足“专业+行业”模式,围绕全年审计计划,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紧紧围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持续强化审计监督,落实“六稳”“六保”,紧扣服务民生主题,着力促进改善和保障民生,兜牢民生底线。
当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   陈平原
  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上网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读书人比以前来说,选择的眼界和自我的阅读的定力、还有批判的眼光,会更加需要。我知道阅读形势在变化。今天的人们不一定捧着一本书在读,也可以读电子书,但书和网上的报道、新闻、娱乐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它更加需要一种投入,和前人、古人、外人、不熟悉的人对话。
  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思维的变化
  第一个是发散型的思维。思维已经很难集中在一点了。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对一部经书,不断地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现在不行了,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好处是具有活跃性,坏处是无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第二是表述的片段化。今天的微博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和残害。每天习惯写100多字的微博,养成了这个习惯是很难再改变了。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写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今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思考以前是时间维度的,现在是空间维度的。海南,桂林,南极,北极,每个人都能跳跃性地和你说一大堆,但就一点谈深的功夫,比如谈自己的家乡、你的社区,就很缺乏。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阅读习惯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的世代的人的常识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时间有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件事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主记忆力的衰退。我们全世界的人都一个样,把记忆力交给电脑了,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了。我们以前必须要记忆很多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北大中文系有很多传奇性的老学者,你说一句话,他能马上告诉你,这句话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觉得特了不起。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读书背书了,已经查书了。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我常常惊讶于自己会突然有记忆力的衰退,我们以前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年轻人则是“我的手机里有”。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会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
  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现在读书不再被认为是严肃的、认真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和要紧,就有了毕业多少年还读不读书的问题。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我们以前推崇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今天阅读和修养两者不再同步之后,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与我年龄相仿的这一代人处在过渡的时代,我们在书籍时代里成长,另一方面我们赶上了数字化的时代,两边都能够有理解。下面几代年轻人可能还来不及对上一个时代有了解就进入了数字时代。我对上下两代人怎么读书都有了解,所以会有感慨。但对年轻人来说教训是没有用的,我便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或许能有一些书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书里面能够影响到多少人算多少人。
  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
  在今天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是很难的。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其实每个人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一个数学家、一个文学教授,他们的趣味不一样是完全正常的。读书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有了那个基点之后再来谈读书。“开卷有益”这句话经常被提及,影响很深远。但我认为,“开卷有益”作为一个口号,是值得推敲的。为什么开卷?开什么卷?如何开卷?效果怎么样?现在我们知道读书多的人会成功,但很多不读书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成功,所以读书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说“开卷”未必“有益”。所有人都应该理解“开卷有益”的口号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年龄、职业、心境、阅读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自己的读书。
  古今传诵众多读书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针对普通读者、文人、官员、帝王谈读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王国维借宋词来谈读书的“三境界”,更适合于学者,而不适合于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做调整。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己。章太炎先生曾经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也就是说,从老师那儿学到的远远不及从社会阅历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里面获得的多,所以我总结了他读书的体会:第一,学问基本上是以自修为主;第二,实在搞不明白的可以请教;第三,读书必须将人生规划和书本知识相勾连,才能有真正深入的体会。
  据新华网
荷兰出版首部荷兰语全译本《红楼梦》   由三位荷兰汉学家和翻译家历经13年艰苦努力合作完成的首部荷兰语全译本120回《红楼梦》日前在荷兰正式出版。
  译本共四卷,厚达2160页,译者是荷兰汉学家和翻译家马苏菲、林恪和哥舒玺思,由雅典娜神庙出版社出版。
  哥舒玺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翻译《红楼梦》是“一个比我们想象的更漫长、更艰难的过程”。
  最初,这三位汉学家和翻译家计划在大约8年内完成这部中国经典巨著的翻译。但最终,出于对荷兰语译本精益求精的态度,翻译工作历经13年才得以完成。
  她说,荷兰语《红楼梦》的目标读者是普通荷兰民众,希望荷兰读者能够沉浸在这部小说中,在那里他们可以“结识迷人的人物,了解丰富的文化”。
  谈及翻译《红楼梦》的缘由,哥舒玺思说,在与另外两位译者的长期合作中,他们经常讨论翻译策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这部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缩影,没有比《红楼梦》更富有文化内涵、更值得翻译的中国古典小说了。”  荷兰著名学者亨克·普罗佩尔日前在当地主流报纸《人民报》刊文说:“两周的时间里,我沉浸在一部2000多页的小说中。”他说,《红楼梦》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易于理解,适合所有人阅读”。
  目前,荷兰语全译本《红楼梦》已开始在荷兰各地书店和网上书店销售。阿姆斯特丹学术文化中心计划于12月初为该书的出版举办一场庆祝活动。
  据新华网
学生读书    李晓燕摄
从有书迹处阅史   续随子
  虽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人们竞相奔赴的旅游景点,并非皆在险远之地,有人欣赏自然赋予的风景之美,有人更偏爱历史积淀的人文之美。在东亚文化圈,旅游景点总少不了汉字的踪影,汉字独有的书法之美触目可见。
  文化地标和名人题字可谓标配,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匾额(郭沫若题),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额(明代萧显题)、三亚的“天涯”石刻(清代程哲题)。日本京都的金阁鹿苑寺、韩国密阳的岭南楼、越南河内的文庙等名胜古迹,也多悬挂有书法牌匾。
  如今流行拍照、打卡、发朋友圈,不必标注所在位置,只凭照片背景中的若干汉字,旁人就能大致猜出你此刻身处的位置,大数据时代的游踪可谓处处可循。
  “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如若你和刊刻此诗的碑石同框,别人毫不费力就能猜到:你去过日本京都,这是岚山的周恩来诗碑。总理写新诗亦是巨手,此诗作于1919年4月5日,清新隽永,蕴含哲理。诗碑由廖承志以行书录写,笔力遒劲,自然率性。
  文旅融合是今人的说法,在古人的生活世界中,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其实从来就很紧密。仁山智水,望远登高,啸傲林泉,吟咏图画。文人学士感喟于“生年不满百”,便将幽怀深情寄寓于诗文书画,所谓“文章无穷”“纸寿千年”“金石永固”。于是,有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北齐摩崖石刻《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名迹流传后世。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代诗人孟浩然登上襄阳岘山,瞻仰西晋羊祜庙遗迹,不免吊古伤今,“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远眺浩渺长江,不由诗兴大发,蓦然看到壁上有前贤诗句,只得搁笔叹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文人游山玩水,快意人生,挥毫之际却不轻松,历史沧桑尽现于楮墨之间。
  在古代,道路艰阻,舟车不便,赶考、徙官、迁家是迫不得已的旅行。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陆游屡被贬谪,颠沛流离,他们的很多书信、诗文作于旅途。有闲情逸致者,毕竟是少数。黄公望晚年隐居于富春江畔,出行每见胜景,必取笔展纸,摹画下来,历时数年绘就巨作《富春山居图》。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多写于舟船,题跋有云“舟行荆门道中,蓬窗多晦,奥到欲书,拈笔临仿,遂竟此册,觉平日所书更胜一筹”,在摇摇晃晃的小船上,一路看景一路临写,竟能做到行笔流畅、墨色如一,可见香光居士笔墨功夫了得。
  关山阻隔,出行不易,遂有“卧游”之举。南朝宗炳好山水,爱远游,上年纪后“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近人黄宾虹80岁后所作《黄山卧游册》,以书入画,以画纪游,笔墨苍润,堪称精品。有学者认为,卧游兴于中国,流行于日本,将诗歌、绘画与山水实景合而为一,是以欣赏艺术代替山水游历的一种审美方式。古人有卧游之乐,今人以3D全息投影、VR/AR技术体验“坐游”,妙趣庶几相近。
  汉字书法艺术,在摩崖石刻,在殿堂寺庙,也在寻常人家的门庭上。在笔者老家的村庄里,以前常见各式砖雕门匾,如“清白家风”“物生无涯”“乐天真”“养天机”,文辞古雅、书刻精美,可惜后来大多已遭拆除。前不久去了平遥古城,重访双林寺和镇国寺,古建筑和彩塑之美让人震撼;走在古城里,民居古貌犹存,匾额楹联满目,如“古今来许多好事无非积德,天下间第一品人还是读书”(文庙),“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日升昌),好联好字,常看不厌。
  周恩来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常被人们引为座右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无字句处读书,从有书迹处阅史,更能体会人文旅游的真谛吧!
  据新华网
好书推荐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新闻摄影是一门技术。结合新闻实践,可归纳出四个基本原则,即:技术达标、主体精彩、构图合理、内外兼修。
  对于初级摄影记者,迅速掌握这四个基本原则很有必要,这四个原则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这既是挑选新闻图片的基本准则,也是提高新闻拍摄水平的主要指导思路。
  确保摄影技术达标
  图片技术指标合格,通常是新闻图片能否使用的第一原则。因此,新闻拍摄者不仅要熟练使用手中的摄影器材,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器材好坏不是关键因素,尽管摄影器材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缺乏摄影基础的人,手中拿着再好的相机,也未必能拍出指标过硬的新闻照片。
  基本技术指标是指:图像清晰、曝光正常和噪点控制。图像清晰的基本要求是,主体的关键部位、视觉中心或者趣味点一定要清晰,追随法拍摄时即便整个画面都是虚的,但主体也一定是清晰的。曝光正常遵循的原则是,曝光过度比曝光不足更糟糕,所以宁欠勿过是基本底线。高ISO感光度曝光不足时会产生噪点,闪光灯使用得当,可以有效降噪,但是可能会失去自然的光影效果。
  相机越重就越稳,在相对较低的快门速度时就能拍摄清晰的图像,但低于1/10秒就很考验拍摄者的铁腕功力了;当光线不足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或者提高感光度的方式保障图片拍摄;快门无法提高时可以使用三脚架,还可以使用相机紧贴眉骨,或将身体靠住固定物等方法,同时尽量减弱因呼吸造成的相机抖动。
  确保摄影主体精彩
  图像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一目了然。简单来说,就是仅通过看图就能明白画面反映的是什么事物或者传达了什么信息。好的新闻图片既能反映是什么事件,还能记录出事件中或最生动、或最刺激、或最有趣、或最难得的瞬间。这就是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要做到主体精彩,最少需要满足两个境界。
  首先,主体明确是初级摄影者应达到的第一个境界。能准确拍摄到主体的精彩瞬间需要磨练摄影技巧,即视觉中心、图片兴趣点生动,吸引眼球。多看优秀的新闻图片,特别是有专业水准的新闻照片,多做比较、分析,熏陶新闻摄影的感觉;拍摄时有意识让主体占据画面更多的面积、最少的面积或者在最近的距离。
  第二个境界是画面简洁。摄影是减法,图片或者色调统一,或者背景纯净,或者光影、色彩对比强烈,更容易突出主体,画面层次感更强。这是摄影者追求的高端境界,是摄影圈金字塔顶端少数优秀者作品最显著的共性。诀窍是,按动快门之前留意背景,尽可能避开与拍摄主题无关的图像;有时候可以采取低角度拍摄,让背景变成天空或天花板等单色调环境;或者用大光圈、近距离拍摄,缩小景深,虚化背景,也能起到过滤杂乱背景的作用。
  确保摄影构图合理
  拍摄前有意识的考虑镜头里拍摄主体、客体、背景等要素的分布位置、排列组合等表现形式,使照片在视觉上符合通常的审美习惯,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带有创作性质的过程,也是专业摄影人的照片共有的基本特征。符合审美习惯的照片才能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照片上来,不符合审美习惯的照片总是让观众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无法留下深刻印象。
  主观上有意识地将各个图像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从而达到符合审美习惯的要求。有构图意识的拍摄者才是真正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拍摄者,构图习惯常常决定其图片的个性特征。(部分常用构图法详见该版右栏《新手必须掌握的摄影构图法》)图片剪裁是二次创作,剪裁得当能让一张平庸的图片变成佳片,也是新闻图片刊发前几乎必经的一个环节。图片剪裁时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可以将变形部分裁掉,可以重新构图,可以矫正相机镜头产生的图像畸变。作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一定要学会自己剪裁图片,这对构图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摄影人必须内外兼修
  内外兼修是指拍摄反映的内容、题材,外是指图片的美感、构图是否合理,形式感强不强。一张好图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内外兼修同样适用于要求新闻摄影者,外要会熟练使用相机,内则要有想法,有激情,懂新闻业务。但不论是天才还是凡人,要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要拍出内外兼修的新闻照片,时间成本一定不会少的。所以,我们大家在努力的基础上,一定还要坚持不懈。
  如何更好做到内外兼修呢?一是尽量添置一台好相机,再把摄影技术运用到精湛,拍出曝光精准、角度独特、美术感极强的照片,图片编辑一定会相当青睐这样的美图。二是根据自身环境的优势,深挖一些平常少见的题材,即使拍摄水平稚嫩,相信图片编辑也会网开一面的。
  张尧摘
落日     张朔摄
舞台摄影技巧:4个注意   在舞台演出中,灯光师会根据不同节奏的需要而采用不同光源的光线,来营造不同的气氛。不仅光线的色光成分变化多端,而且时明时暗,十分难捕捉。这对拍摄工作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出现主体亮、背景暗的情况。这对摄影师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在舞台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舞台摄影的测光与曝光
  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曝光值,最好采用点测光或者局部测光的方式,尽量对着被摄主体人物测光,缩小测光范围的同时也会减少现场光线对曝光值的影响。由于舞台上的照明光线会随着剧情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昏暗,人物的动作也时时处于动态之中,因此,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并结合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等自动曝光功能,就能免去频繁的测量、调整等工作,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拍摄成功率。为了避免失误,可采用包围曝光的方式来拍摄,从中选取曝光相对准确的画面。拍摄舞台照片时,尽量选择人物为基准点来进行测光。
  利用现场光展现真实效果
  由于演出场所内大部分是观众,应尽量避免因为拍摄而影响观众的权益。拍摄中还要注意,通常舞台是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因为闪灯的瞬间高光会影响到演员的发挥。实际上由于拍摄距离较远,闪灯也失去了实用意义,反而会破坏舞台上的现场灯光气氛,所以一般多利用舞台和剧场的现场灯光拍摄。大多数情况下,现场光都比较复杂,因此对于曝光来说难度较大。如果现场的灯光明亮、照射均匀,相机的测光系统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曝光值。如果主体光强,背景过暗时,要对着被摄主体测光,否则会出现被摄主体曝光过度的现象。如果有条件,使用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拍摄,并采用长焦镜头测光,这样可以减小测光的误差。拍摄时要以主要人物为曝光标准,随时注意现场灯光变化,并及时调整光圈、快门数值。利用现场光的同时,还要注意相机白平衡的调节。舞台一般多使用白炽灯或者聚光灯照明,因此要选择相应的白平衡模式。白平衡使用不当,也会减弱现场感,甚至会改变画面的色彩表现。
  舞台摄影的快门调整
  拍摄舞台照片,要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以及现场光线的强弱来控制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于舞台上人物动作的抓取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既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将舞台上的情景定格,也可以用慢速快门表现一种虚幻缥缈的感觉,制造一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快门速度控制在1/60s上下时,呈现在舞台上的主体该动的能动起来、该静的也静得下去,使拍出来的照片既有清晰的主体形象,又使画面具有流动感。为了达到不同的拍摄效果,我们要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数位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在快门速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数位相机的感光度可以调节,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时可以提高感光度,反之亦然。
  三脚架的应用
  舞台的灯光色彩绚丽,但往往是明度较低,在拍摄时手持相机很难稳定,有时为了追求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还要采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因此在舞台摄影中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单纯地拍摄舞台效果,可以把三脚架固定在某一位置。现在的碳素三脚架稳定性都非常好,而且重量也非常轻,如果需要变换拍摄角度,移动起来也非常方便。
  利用三脚架拍摄也是画面影像品质的一种保证。
  陈晴摘
新手必须掌握的摄影构图法   对于摄影来说,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它是确定并组织元素以产生和谐照片的过程。学习构图就像是学习一门语言,一旦你学会一门语言,它便成了你下意识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助你创造出更出色的画面。
  ●三分法
  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这个构图方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这种构图,表现鲜明,画面简练。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甚至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它适合应用于各种拍摄题材,最常使用的就是风景、人物等。
  ●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但其缺点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前景与纵深感
  照片本身是一个平面,但如果在画面中加一个前景,以广角拍摄,就会出现一种纵深感,从而达到3D的效果。
  ●框架式构图
  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地方。框架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景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要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在现实生活中,道路、河流、整齐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甚至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对角线和三角形
  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可以给照片添加动态的张力,让照片看起来更活泼。相对来说,水平线和垂直线就显得很稳定,如果一个人站在水平的表面上,他看起来就很稳定,但当把它放在倾斜的表面,就会给人造成一种紧张感。这样的构图方式更多地被运用在建筑和运动拍摄上。
  ●图案和纹理
  人类天生就容易被图案所吸引,图案可以是拱门的形状、地板上的花纹、墙上的浮雕,将这些作为画面的视觉主体,搭配光影,便能表现出特别的质感。
  ●奇数法则
  奇数法则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例如,如果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时,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当然,对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但是只要有可能,如果你拍的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法则。
  ●填满画面
  让主体填满画面,周围留很少空间甚至不留空间,它有助于观众完全关注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而且还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主体的细节。
  ●利用空白空间
  在上面提到,要填满空间,而这个却正好相反,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白空间,它同样能让你的主题很明显且具有吸引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画面。
  ●简约主义
  人们常说:“少即是多”。在拍摄时让画面中所展现的元素尽可能少,有时会呈现出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利用好环境里的负空间,让观众能快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
  ●将主体与背景分离
  使用浅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同样是突出主体的好方法。通过使用大光圈,将背景模糊,清晰的主体一下子就成了画面的焦点,这样的技巧最常用在人像和生活小品的拍摄上。
  ●改变一下视角
  现在很多相机都具备翻转屏幕,单反相机也都配备了好用的实时取景功能,这就给我们拍摄非常规角度的照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要总是以人眼的高度去展开创作,试着将视线降低或者提高,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拍摄事物,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寻找特定的颜色组合
  对于设计师而言,颜色的组合非常重要,但在摄影中却很容易被忽略。将某些颜色组合起来,可以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如下面的色轮,相对的两种颜色为互补色,将这两种颜色安排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使画面更有吸引力。
  ●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原本是一个数学规律,由莱昂纳多·斐波纳契在公元1200年左右发现。他注意到自然界中大量出现了这个比例,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结构设计即实用又美观。虽然在绘画和设计领域,黄金比例被视为一个准则,但摄影圈内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讨论,因为这是一个高阶的构图方法。但其实黄金比例并不复杂,它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类似,只是它的画面比例不是1:1:1,而是1:0.618:1。
  卜凡摘